Phone: 877 877 2742
首頁 > 中國風系列 > 工藝品
商品詳情
陶瓷工藝品/老子像

陶瓷工藝品/老子像

產品編號: A78
市場價: $139.90
售价: $46.90
重量: 5.00LB
最少起訂量 1
收藏:
瀏覽:

已成功添加到購物車!

購物車裏已有  種商品。總價  。

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夾!

您已經收藏過了!

老子(前600年—前470年之後)姓李名耳,字伯陽,有人說又稱老聃。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,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人(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鎮)。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,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。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。老子著有《道德經》,是道家學派的始祖,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。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,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,史載孔子曾學於老子。

老子像- 工藝品

 

老子(前600年—前470年之後)姓李名耳,字伯陽,有人說又稱老聃。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,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人(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鎮)。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,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。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。老子著有《道德經》,是道家學派的始祖,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。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,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,史載孔子曾學於老子。在道教中,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。

 

古書上的記載:

 

《史記·老子傳》:“老子者,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。姓李氏,名耳,字聃,周守藏室之史也。”
《史記正義》:“老子,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。姓李,名耳,字伯陽。一名重耳,外字聃。身長八尺八寸,黃色美眉,長耳大目,廣額疏齒,方口厚唇,日月角懸,鼻有雙柱。周時人,李母懷胎八十一年而生。”


《上元經》:“李母晝夜見五色珠,大如彈丸,自天下,因吞之,即有娠。”

 

老姓李氏,名耳,字聃。老姓出於老童,顓頊之後也。而李氏出於皋陶,“理”、“李”古通,該族以官為氏。理官即今之司法官也,掌審判。後人或稱其姓李,或謂老為生而白首,或愈說愈玄,實為姓氏不分,而大作文章所致。

 

一說先秦典籍中沒有提及“李耳”,此二字或由“老聃”二字轉出亦有可能。“耳”與“聃”字義相應。“老”和“李”古音同,“李”姓或由“老”姓轉出,如荀卿轉為孫卿。老子即老聃或許是可以確認的,如《莊子》書中時常一段話前稱老聃,後稱老子的,見於《天運》篇,《庚桑楚》篇等。

 

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一書的《老子韓非列傳》中總共記載了3個疑似是老子的人,分別是:李耳、老萊子、太史儋。至於哪一位是撰寫《道德經》一書的“老子”,並未說明。史學界對於《道德經》一書的作者究竟是誰,至今未有定論。大陸學者易中天在其講座中認為孔子向其問禮的那個“老聃”,應該不是撰寫《道德經》的作者

 

生日:周簡王六年辛巳歲,西元前580年2月15日。今生年之爭,乃古書“一”字之差也。

籍貫,楚國苦縣(今安徽渦陽)厲鄉曲仁裏。

周朝守藏吏,在周朝首都洛陽管理周朝的國家藏書、國家檔案。
 
孔子曾向他學習禮法,在現在洛陽仍然有“孔子入周問禮碑”。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:孔子適周,將問禮於老子。老子曰:“子所言者,其人與骨皆已朽矣,獨其言在耳。且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。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驕氣與多欲,態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於子之身。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”

孔子出生於西元前五五一年。魯定公九年,西元前五○一年,即周敬王十九年,孔子年五十一,適周問禮於老子。而後曰:“五十知天命。”或與老子有關。

老子後西出函關,被關令尹喜求留,留下五千言《道德經》倒騎青牛而去。

末年于狄道府(今甘肅臨洮)飛升。

又有傳說老子遊歷到了今天的小亞細亞,同現在的基督教有一定的淵源。不過這是一種傳說,缺乏歷史考據。

莊子書中載有“老子死,秦佚哭之,三號而出”,有人認為這是老子老死于秦國的證據。
 
《史記》卷63《老子列傳》對老子的事蹟已不能確定,將李耳、老萊子與太史儋並列,稱老子一百六十餘歲或二百餘歲。

一說老子並沒有去世,而是到了西域。並對西域人實行教化,這就是所謂的“老子化胡”。漢桓帝延熹九年(166年)襄楷所上奏章中有“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”的說法。 《三國志·魏書》:“浮屠所載,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,蓋以老子西出關,過西域,至天竺教胡,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。”西晉道士王浮偽造《老子化胡經》,稱老子攜尹喜西入天竺,化為佛陀,立浮屠教。書成之後,在道教引起強烈反響,同時被佛教徒指為偽經,雙方爭論持續近千年。直至元代,由於全真教失勢,被徹底焚毀,禁止流傳。

 

主要成就

 

老子的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。例如名句:“禍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禍之所伏。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”。這部流傳兩千多年的《道德經》是跨時代的作品,在不同的時代,這部作品會被解釋出不同的含義。有人曾統計,道德經是僅次於基督教《聖經》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一部作品。【來源請求】《道德經》被翻譯為多國文字。

 

在修身方面,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,講究虛心實腹、不與人爭的修持。在政治上,老子主張無為而治、不言之教。 在權術上,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。 主要著作《道德經》,也直接叫做《老子》。

 

思想大要

 

《漢書·藝文志》謂:“道家者流,蓋出於史官,曆記成敗存亡禍福,古今之道,然後知秉要執本,清虛以自守,卑弱以自持,此君人南面之術也。”西漢史學家司馬談《論六家要旨》謂:“道家使人精神專一,動合無形,贍足萬物。其為術也,因陰陽之大順,采儒墨之善,撮名法之要,與時遷移,應物變化,立俗施事,無所不宜,指約而易操,事少而功多。”“其術以虛無為本,以因循為用。無成埶,無常形,故能究萬物之情。不為物先,不為物後,故能為萬物主。”

 

宇宙觀

 

“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。”
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漠!獨立不改,周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強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返。道大,天大,地大,王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處一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“無,名天地之始;有,名萬物之母。故常無,欲以觀其妙;常有,欲以觀其徼。此兩者同出,而異名,同謂之玄。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”
“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”
“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較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”

 

價值觀

無、道、德

老子的價值觀由“無”、“道”、“德”三者所構成。

老子言“無”,嘗謂:“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”當宇宙尚未形成,萬物不會存在,故稱“無”。天地初開,形成宇宙,故稱“有”。“萬物”由“有”所衍生,而“有”從“無”所衍生,天下萬物均起於“有”,而“有”又起源於“無”。

老子言“道”,嘗謂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,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。”老子認為“道”是宇宙本體,乃萬物之根源,故謂:“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。”“道”生於天地萬物之先,獨立長存於萬物之外,不斷迴圈運行,遍及天地萬物,絕不止息。老子又認為“道”不可觸摸、莫可名狀,故謂:“無狀之狀,無物之泉。”只能用“道”來代表,亦可勉強稱為“大”。故謂:“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。無,名天地之始;有,名萬物之母。”意謂“道”是玄妙深奧的,常人難以理解及形容。若可用言語來描述“道”,就不是真正的“道”了。當宇宙萬物形成之際,人類會給萬物命名,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,因為天地萬物都是由“道”衍生出來的。人為自然萬物之一,故須遵守自然法則,故謂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“道”賦予萬物生機而使各遂其生,故老子認為“道”是萬物的宗主。

老子言“德”,認為“德”乃“道”之體現,而“德”應服從於“道”,故謂: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。”道家強調人應當好好行道,目的是助己之修養,避免犯過。

守柔

老子言“守柔”,嘗謂:“天下之至柔,馳聘天下之至剛。”“道”之所以能迴圈不息,因為“道”具備了柔弱的特質,故言:“弱者道之用。”老子以“水”作喻:“天下柔弱,莫過於水,而攻堅強者,莫之能勝,其無以易之。”又謂:“弱之勝強,柔之勝剛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”老子強調以柔制剛,認為“強梁者不得其死”,目的在教人謙卑遜讓,以退為進。人若如此,方可明哲保身,故謂:“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豁;為天下豁,常德不離,複歸於嬰兒。”意謂人可有雄心壯志,但不可逞強好勝,應抱持柔弱謙下之道,保持質樸本性。老子強調“守柔”,皆因認為除了“道”之外,世間萬物總有沒落的一日。故謂:“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。”老子又認為世事難測,故謂:“福兮禍所倚,禍兮福所伏。”老子強調“守柔”,要求人清虛自守,勿剛強好勝,否則不得善終。

居後不爭

老子認為人應有“居後不爭”之心,嘗謂:“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;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夫慈故能勇,儉故能廣,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長。”只有寬容、儉樸、謙讓不爭的人,方能具備道德勇氣,進而博施於人,受人尊敬擁護而成大器。老子嘗謂:“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耶,故能成其私。”只要人能捨棄爭先爭勝之心,深明“持而盈之,不如其己。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。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。富貴而驕,自遺其咎”之理。莫自恃聰明,鋒芒太露,應抱持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,從而達致“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”的境界。

寡欲

老子謂人應“寡欲”,故謂:“罪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。”人若懷有“可欲”、“不知足”之心,則貪念自生。只有“知足”帶來的滿足感,才是真正的滿足。老子指出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。”沉醉於聲色犬馬和口腹物欲會使人神昏意亂,使身體的感官和靈性受損。故老子要求人“無欲”、“去欲”,故謂:“是以聖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。”又謂:“善為士者不武。善戰者不怒。善勝敵者不爭。善用人者為之下。”於生活起居、待人處事應“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”,達致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”的境界。

政治觀

無為

“不上賢,使民不爭;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盜;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聖人治: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強其骨。常使民無知無欲,使知者不敢為,則無不治。”

“無為”,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。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無為為之而合於道”。道家的“無為”,是清靜自守之義,是道家以“道”修身所要達到的“合於道”的理想境界。能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(無為而無不為)。

善為下

“古之善為士者不武,善戰者不怒,善勝敵者不爭,善用仁者為下。是謂不爭之德,是以用人之力,是謂配天古之極。” “用兵有言:“吾不敢為主而為客,不敢進寸而退尺。”是謂行無行,攘無臂,仍無敵,執無兵。禍莫大於輕敵,輕敵幾喪吾寶。故抗兵相加,則哀者勝。”

知識論

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有力,自勝者強。知足者富,強行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壽。”“聖人無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得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得信。聖人在天下,怵怵;為天下,渾其心。百姓皆注其耳目,聖人皆孩之。” “知不知,上;不知知,病。是以聖人不病。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”